腓骨外踝骨折

zhangqing

当人们因各种原因而导致腓骨外踝骨折时,一定要及时治疗,而且清空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其它症状的发生。在脚踝部位发生骨折很容易被人忽视,许多人在扭伤后也只是认为扭伤了肌肉,并不以为会发生骨折,正因为这样的想法才会出现耽误了治疗的情况,所以发生外伤时一定要注意骨折的发生。

病理原因

内翻(内收)型骨折

可分III度。

I度:单纯内踝骨折,骨折缘由胫骨下关节面斜上内上,接近垂直方向。

II度:暴力较大,内踝发生撞击骨折的同时,外踝发生撕脱骨折,称双踝骨折。

III度:暴力较大,在内外踝骨折同时距骨向后撞击胫骨后缘,发生后踝骨折(三踝骨折)。

外翻(外展)型骨折

按骨折程度可分为III度。

I度:单纯内踝撕脱骨折,骨折线呈横行或短斜行,骨折面呈冠状,多不移位。

II度:暴力继续作用,距骨体向外踝撞击,发生外踝斜行骨折,即双踝骨折。如果内踝骨折的同时胫腓下韧带断裂,可以发生胫腓骨下端分离,此时距骨向外移位,可在腓骨下端相当于联合韧带上方,形成扭转外力,造成腓骨下1/3或中1/3骨折,称为Dupuytren骨折。

III度:暴力过大,距骨撞击胫骨下关节面后缘,发生后踝骨折,即三踝骨折。

外旋骨折

发生在小腿不动足部强力外旋,或足不动小腿强力内转时,距骨体的前外侧挤压外踝前内侧,造成腓骨下端斜行或螺旋形骨折亦可分成III度。

I度:骨折移位较少,如有移位,其远骨折端为向外,向后并向外旋转。

II度:暴力较大,发生内侧付韧带断裂或发生内踝撕脱骨折,即双踝骨折。

III度:强大暴力,距骨向外侧移位,并向外旋转,撞击后踝,发生三踝骨折。

纵向挤压骨折

高处坠落,足跟垂直落地时,可致胫骨前缘骨折,伴踝关节向前脱位。如果暴力过大,可造成胫骨下关节面粉碎骨折。

凡严重外伤,发生三踝骨折时,踝关节完全失去稳定性并发生显著脱位,称为Pott骨折。

临床表现

诊断鉴别

诊断

局部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诊断时,首先应根据外伤史和临床症状以及X线片显示的骨折类型,分析造成损伤的机制。

并发症

创伤性关节炎

治疗预防

踝关节面比髋、膝关节面积小,但其承受的体重却大于髋膝关节,而踝关节接近地面,作用于踝关节的承重应力无法得到缓冲,因此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较其他部位要求更高,踝关节骨折解剖复位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骨折后如果关节面稍有不平或关节间隙稍有增宽,均可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无论哪种类型骨折的治疗,均要求胫骨下端即踝关节与距骨体的鞍状关节面吻合一致,而且要求内、外踝恢复其正常生理斜度,以适应距骨后上窄、前下宽形态。

无移位骨折

用小腿石膏固定踝关节背伸90 °中立位,1~2周待肿胀消褪石膏松动后,可更换一次,石膏固定时间一般为6~8周。

有移位骨折

1.手法复位外固定

手法复位的原则是采取与受伤机制相反的方向,手法推压移位的骨块使之复位。如为外翻骨折则采取内翻的姿势,足部保持在90 °背伸位,同时用两手挤压两踝使之复位。骨折复位后,小腿石膏固定6~8周。

2.手术复位内固定

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应要求解剖复位,对手法复位不能达到治疗要求者,仍多主张手术治疗。

(1)适应证a.手法复位失败者; b.内翻骨折,内踝骨折块较大,波及胫骨下关节面1/2以上者; c.外翻外旋型内踝撕脱骨折,尤其内踝有软组织嵌入; d.胫骨下关节面前缘大骨折块; e.后踝骨折手法复位失败者; f.三踝骨折; g.陈旧性骨折,继发创伤关节炎,影响功能者。

(2)手术原则 一般原则为:a.踝穴要求解剖对位; b.内固定必须坚强,以便早期功能锻炼; c.须彻底清除关节内骨与软骨碎片; d.手术应尽早施行。

(3)对不同部位骨折采用的方法a.内踝撕脱骨折:用螺丝钉固定即可,如螺丝钉达不到固定要求,可用克氏针与钢丝行“ 8

”字张力带加压固定。b.外踝骨折:可用螺丝钉固定,如腓骨骨折面高于下胫腓联合以及骨折面呈斜行者,可用钢板或加压钢板固定。c.后踝骨折波及胫骨下端关节面的1/4或1/3,手法复位较为困难且不稳定,一般应开放复位,螺丝钉内固定。d.Dupuytren骨折:可用骨栓横行固定下胫腓关节,并同时修补三角韧带。

展开阅读

猜你喜欢

健康头条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为你推荐

更多>

小编解答

更多>

相关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