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安胎食谱的做法
在女性怀孕后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并且需要清淡饮食以免影响胎儿的发育。在宝宝发育的时期,每个时期都有注意的饮食以及该时期最适合吃的食物。本文介绍了几种妊娠安胎的食谱,对于孕妇的肠胃、胎儿的发育都有很好的效果。家里有孕妇的多多来看看学习一下吧。
1、山药芝麻粥
材料:大米60克,山药15克,黑芝麻120克,鲜牛奶200克,玫瑰糖6克,冰搪120克。
做法:大米淘净,浸泡1小时,捞出沥干;山药切成细粒;黑芝麻炒香,一起倒入搅拌器,加水和鲜牛奶搅碎,去渣留汁。锅置火上,放入水和冰糖烧沸溶化后倒入浆汁,慢慢搅拌,加入玫瑰糖,继续搅拌至熟即成。这道菜,口感香甜,有补肾的作用,由于山药中含有多种纤维,具有促进肠道运动的作用,所以对胃也相当好。还可以预防便秘。芝麻中也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但有糖尿病的孕妇就要少用点糖啦。
2、安胎鲫鱼姜仁汤
材料:鲫鱼1条约400克,生姜6克,春砂仁15猪油、精盐、味精少许。
做法:鲫鱼去鳞、内脏,洗净;春砂仁洗净,沥干,研末,放入鱼肚;生姜去皮,洗净,切丝,待用。洗净炖盅,将鱼放入,再放入姜丝,盖上盅盖,隔水炖2小时,加猪油、精盐、味精调味,稍炖片刻,即可食用。这款汤可以安胎止吐,缓解孕妇恶心、呕吐的症状。
3、阿胶粳米粥
配方:阿胶30克,粳米50克。
制作:去阿胶捣碎炒黄为末,粳米煮成稀粥,临熟时加入阿胶搅匀。
用法:晨起及临睡前服用1剂,可持续服用。
功效:养血止血,补肾安胎。
主治:用于妊娠因营血不足所致胎动不安或胎漏下血。
4、北芪炖鲈鱼
配方:黄芪50克,鲈鱼500克,生姜、葱、醋、食盐、料酒等适量。
制作:将鲈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干净。黄芪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同鱼共放进锅内,加入葱、姜、醋、食盐、料酒、适量的水。将过至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炖熬至熟即成,可加少许味精。
用法:每天吃饭前食用,可多次食用。
功效:益气填精,健脾利水。
主治:妊娠胎动不安,小腹下坠,气短懒言,或伴四肢水肿者。
5、葡萄干莲子汤
配方:莲子100克,葡萄干30克。
制作:莲子去皮心,与葡萄干同入锅,加水适量,共煮熟即成。
用法:每日分早晚服用,吃莲子肉、葡萄肉,饮汤,连服10剂。
功效:补气养血,清热安胎、
主治:用于气血虚兼内热之先兆流产
6、南瓜蒂煎
配方:南瓜蒂5个,红糖适量。
制作:南瓜蒂水煎成汤,去渣后加入红糖调匀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用1周。
功效:安胎止血,补中益气。
主治:适用于脾胃虚及先兆流产,胎动下血。
6、番茄土豆排骨汤
材料:番茄4个,小排1斤,姜片适量,土豆2个
做法:
1.小排在沸水里煮一下,捞出洗净待用!土豆切块,待用
2.番茄在在头上用刀划一个十字。然后放入沸水中烫一下,去皮,去蒂,待用
3.煮过的小排倒入砂锅中,放入适当的水,煮开!
4.起油锅,倒入少许的油,待油热后放入姜片爆香后,倒入切好的番茄,等番茄煮化了后,倒入煮开小排的砂锅中!大火煮开后关小火炖40分钟!
5.然后倒入土豆,大火烧开后,转小火,带土豆煮的酥软后,放入适量的盐。出锅即可!
猜你喜欢
健康头条
更多>相关文章
更多>为你推荐
更多>- 1. 男人合理调节生活就可以长寿
- 2. 女人应该怎样穿露腰装
- 3. 不经意见影响性功能的五件事
- 4. 乳头内陷早期症状以及隐藏的病症
- 5. 七大方法预防生理性黄疸
- 6. 30岁以上的女性朋友饮食养生
- 7. 办公室也可以做的强肾健身操
- 8. 容易痛经的体质及痛经的饮食调理
小编解答
更多>-
孕妇食道有烧灼感怎么办呢?
答 一般怀孕到五个月的时候会有孕吐感,食道有灼烧感的话,可能是因为肝火过旺,会导致身体上火的症状。或者受凉导致的疾病,平时需要注意保暖,避免细菌的感染入侵,怀孕期间
-
孕妇要注意:孕期饮食的两大误区
答 导致胎儿畸形有许多因素(生物因素、生理因素、化学因素等)胚胎时期对致畸因子最敏感,特别是第15~60天属高敏期,如:患风疹、腮腺炎、水痘、脊髓灰质炎、梅毒等或接
-
凉席保养方法知多少?各种凉席的保养秘诀
答 草席保养有方:螨虫容易寄生在草席的缝隙中,导致“凉席皮炎”。因此草席的保养至关重要。新草席最好在阳光下照一照(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反复拍打几次,再用
-
孕妇左侧卧的益处,漂亮妈妈可以试试
答 孕妇左侧卧的益处 妇产科专家在长期的临床中发现,妊娠晚期孕妇左侧卧位,不但有利于孕妇将来的分娩,还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1、减轻子宫右旋、缓解子宫供血不足 随
-
如何去除衣服上的难洗渍,主妇居家小窍门
答 胶水渍的去除 衣物上沾染了胶水之类的污渍,可将衣物的污染处浸泡在温水中,当污渍被水溶解后,再用手揉搓,直到污渍全部搓掉为止,然后再用温洗涤液
-
孕妈妈手脚冰冷怎么办?日常保养很重要
答 孕妇若是缺铁性贫血、孕前经血较多、较少吃肉或素食者等,更应该特别注意铁质的补充,必要时可咨询医师,服用适量的铁剂来改善。 1、补充合适的中药材 许多中药材对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