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气功”的修习程序

养生专家
2013-02-05 00:00:00

佛教止观或“气功”的修习程序比较灵活,表现有渐、顿、不定三种情形。

  1、渐修。即按照一定的程序逐步地断惑证果,这是印度大小乘论典中所说修习止观的通途。修习者须从止入门,循序渐进,先系心一缘,经九住心位,渐渐进入初禅未到地定以上,证得身心轻安,然后于奢摩他寂定心中修观,发无漏慧,由无漏慧引发身心轻安,住此境中安然不动,称“止观双运”。净土宗的念佛三昧,密宗下三部法从有相瑜伽入无相瑜伽,无上瑜伽从生起次第入圆满次第,禅宗北宗从念佛入一行三昧,法门虽各有不同,而从止入观,证止观双运的次第,大体一致。

  藏密渐入法的五瑜伽说,用来概括渐修禅的次第最为明晰:

  (1)加行瑜伽:礼拜、供养、护摩、念诵、研习教理等。

  (2)专一瑜伽:心专注一缘,为修止。

  (3)离戏瑜伽:于前所证寂定心中,反观心性,现量证得离名言思虑的真如而见道,为修观。

  (4)无二瑜伽:于一切境缘中修观,证得心法不二、动静不二、寂照不二、生死涅盘不二。

  (5)无修瑜伽:功德圆满,惑业净尽,无能修所修、能证所证。

  这种渐入之途,适宜于多数中下根器的众生修学。宗喀巴大师力主此道,反对从修观顿入,其《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四说:“印度少数论师,有说无须别求正奢摩他,最初即以观慧思择,亦能引生毗婆舍那者,违诸大德所造论典,非诸智者所凭信处。”唐代密宗的一行、空海等大师,也强调修密法须从有相瑜伽入手修止,次修观而入无相瑜伽。

  2、顿修。顿修止观之道,指一入手即修观,顿悟得慧,然后依所得慧顿修或渐修证止观双运。汉地台、贤、禅诸宗及藏传宁玛、迦举等派,皆有此说,而台贤禅三宗尤力倡顿悟顿修。智者大师《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说,声闻乘中,也有人从初发心即修慧行,发电光三昧,而得无漏慧,成阿罗汉。电光三昧,在最初级的欲界定中,就有可能发生,依此刹那间顿悟的真无漏慧,便可断尽烦恼而成“慧解脱阿罗汉”,但此罗汉尚未具禅定神通,还须渐修禅定,得定慧俱解脱。此可谓先观后止,顿悟渐修。大乘天台宗的一心三观、圆顿止观观心不思议境、禅宗观心、参话头等,皆属此类。至于南禅的言下见性、光明大手印的顿入法等,更是不立阶次,不作观修,直下与真如相应,顿证止观双运。《坛经》说:“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见性得慧之际,即止观双运,不以止观为二而别修,这可谓佛教止观中的最上乘法,密宗中的大藏密,只宜于上根利器。

  3、不定止观,有二说。一是从止观的性质而言,依《大集经》之说,各种世间禅,只要以佛法的观慧修习,住于禅而不着于禅,则为出世间禅。世间与出世间之分,唯在观慧。二是从止观的修习次第而言,初学者应根据自己的根器、爱好,选取合宜的止观,从一门深入,不必固执次第,也非不依次第。《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把各类人修禅的不同次第分为四种:一、次第,即依止入观的渐修次第循序渐修;二、非次第,即顿悟、顿修、顿证,不论次第;三、次第非次第,即在依次第渐修诸禅时,以正智观修,而得顿悟;四、非次第次第,谓顿悟之后,依次第渐修诸禅。这种分别根器而论次第顿渐之说,自较宗喀巴大师等仅强调依次第渐修一说为圆满。


健康头条

更多>
出差回来后的老公战斗力增强...竟是应为这...
药物
11485阅读
老王在床上怎么做...隔壁的少妇会把持不住 ...
交谈
11489阅读
助性小游戏,让你的男人欲火焚身 ... 欲罢不能...
男人
11491阅读
没想到这种拥抱...竟能激发少妇冷淡的情欲 ....
拥抱
11501阅读

相关文章

更多>

为你推荐

更多>

小编解答

更多>

相关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