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心力衰竭是极严重的危险性疾病,患者多是老年人,当然不同年龄的人也有机率患病,此病根据类型划分有很多种,比如老年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当病人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要立即做好检查与医治,发作较急的患者还要进行抢救与护理,否则生命会有危险,那么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1、按心脏病护理常规。低盐,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休息、吸氧,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
2、治疗病因,除去诱因。
3、洋地黄制剂:
给药方法一般分两阶段,即先在短期内服负荷量,而后给维持量保持疗效。根据病情及洋地黄在体内蓄积情况,负荷量有两种给药法。①速给法:凡病情危急,从未用过洋地黄制剂或停药已2周以上者,首次可用洋地黄的l/2负荷量,即毛花甙丙0.4mg,加10%葡萄糖液20ml静脉缓注,2~4h后可再注射0.2~0.4mg,以后改口服地高辛维持。或用毒毛花甙K0.125~0.25mg,以葡萄糖液稀释后静注,必要时1~2h后重复1次(总剂量0.5mg),以后改口服地高辛维持。或立即口服地高辛0.5mg,而后0.25mg/6~8h,共2~3次,后续用维持量。②缓给法:适用于一般心力衰竭患者。可用地高辛0.25mg/6~8h口服,或3/d;或用洋地黄毒甙0.1mg,3/d,一般用药2d后改为维持量。在易中毒或病情不很急的患者,可采用地高辛0.25mg/d,2~6d后亦能达到负荷量。地高辛维持量一般为0.125~0.25mg/d,老年患者、肾功能衰竭患者要减量。
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心律、心率(宜在70~80/min)、绌脉、尿量,有无毒性反应(如呕吐、黄视、频发早搏、二联律及心动过缓等)。在心肌炎、心肌缺氧(如心肌极度肥厚、冠状动脉狭窄、肺源性心脏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及电解质紊乱时易产生毒性反应,剂量宜酌情减少。对疑有毒性反应者,可测定血清地高辛浓度。
4、利尿剂:可选用氢氯噻嗪、呋塞米、丁脲胺、利尿酸钠、氨苯喋啶、螺内酯(安替舒通)等交替使用。用时注意毒性反应及副作用(如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低钾血症等)。
5、血管扩张剂:常用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5mg,3/d;或硝酸甘油0.3~0.6mg,3/d;肼屈嗪(肼苯达嗪)10~50mg,3/d。静脉常用酚妥拉明10~20mg+5%葡萄糖液500ml静滴,或硝普钠25mg+5%葡萄糖液500ml静滴,1/d。用药过程中注意血压变化。
上述文章讲解的内容就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此病的治疗要先观察身体的症状,能按照症状进行好的医治,治疗期间要观察心脏功能,对身体所患的其它疾病积极的医治,要防止患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其它疾病引起的,这样治疗的难度会提高,而治疗控制效果就会变差,需要患者对本病提高警惕。
猜你喜欢
健康头条
更多>相关文章
更多>为你推荐
更多>- 1. 女人应该怎样穿露腰装
- 2. 不经意见影响性功能的五件事
- 3. 乳头内陷早期症状以及隐藏的病症
- 4. 七大方法预防生理性黄疸
- 5. 30岁以上的女性朋友饮食养生
- 6. 办公室也可以做的强肾健身操
- 7. 容易痛经的体质及痛经的饮食调理
- 8. 什么是婴儿捂热综合症,又应该怎么注意呢
小编解答
更多>-
什么是心力衰竭,是怎么造成的?
答 心力衰竭一般是因为长期血压过低或者是贫血,情绪波动过大而出现的情况。一般表现为长期的疲乏感,并且在做耐力运动时会感觉到明显的耐力不足,或者是有氧情况偏低,其次是
-
得了心力衰竭能治好吗?
答 心力衰竭经过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患者的心脏功能已经发生衰竭,所以对心脏就要做好保护,最好是使用心电图,以便随时了解患者的心脏情况,在必要时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
心力衰竭有哪些症状?该怎么办?
答 心力衰竭分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早期表现为容易疲乏,运动耐力下降,心率加快,还会出现运动后或者劳动后呼吸困难,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可能有阵发性呼吸
-
心力衰竭吃什么好进行调理呢?
答 心力衰竭可能会出现一些身体浮肿的情况,身体中的水分和钠离子会非常容易消失掉,所以是建议最好少食用一些盐分过多的食物,还有腌制品,腊味等建议也不要食用。第二个是建
-
急性心力衰竭应该如何治疗?
答 根据您所叙述的这种情况,建议你一定要到医院进行及时治疗,如果治疗及时是有可能完全治好的,如果你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这样还有可能能转化为慢性的心力衰竭,平时的时
-
孕妇要注意:孕期饮食的两大误区
答 导致胎儿畸形有许多因素(生物因素、生理因素、化学因素等)胚胎时期对致畸因子最敏感,特别是第15~60天属高敏期,如:患风疹、腮腺炎、水痘、脊髓灰质炎、梅毒等或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