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皮肤硬化

tingting

皮肤硬化是指皮肤发生局限性或弥漫性变硬或硬结的病理变化,多为真皮和皮下组织水肿、细胞浸润和胶原纤维增生所致。皮肤硬化常见于结缔组织疾病、代谢性疾病、物理性皮肤病变以及肿瘤与某些遗传病。皮肤硬化的病因很多,应尽早找出病因,及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病因

1.结缔组织疾病

硬皮病、CRST综合征、重叠综合征。

2.代谢性疾病

黏液性水肿、胫前黏液水肿、黏液水肿性苔藓。

3.物理性皮肤病变

新生儿硬化病、慢性放射性皮炎、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化学或毒物如职业性硬皮症、硅胶相关的硬皮病等。

4.肿瘤及遗传性疾病

类癌综合征、成人早老症及早老综合征。

临床表现

系统性硬皮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可波及皮肤及内脏全身。一种硬皮病病变处硬如木板、伴有色素沉着或萎缩,如成人早老症、放射性皮炎、静脉曲张综合征。另一种硬皮病为肿胀性发硬,而无色素沉着、皮肤表面平滑而有一定弹性感,如淋巴水肿、血管淤积、代谢性黏蛋白沉积等。

检查

1.血清学检查

70%~90%系统性硬化病患者抗核抗体为阳性,免疫学检测荧光核型可为斑点型、核仁型或抗着丝点型。50%~90%的CREST综合征和60%~80%的局限型硬皮病患者可检出抗着丝点抗体,且抗着丝点抗体很少见于其他结缔组织病,因此被认为是CREST综合征的标记抗体。抗Scl-70抗体见于40%~60%弥漫型硬皮病患者,通常认为是硬皮病的标记抗体。结缔组织疾病患者血沉通常增快。

2.病理检查

系统性硬皮病组织病理变化:早期真皮胶原纤维肿胀、血管周淋巴细胞浸润。晚期炎症不明显,胶原束增厚有玻璃样透明变性,血管壁纤维增生变厚,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管腔变窄,甚至栓塞、皮肤硬化,表皮萎缩色素增加。放射性皮炎则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及萎缩、棘层细胞排列紊乱、可见角化不良细胞、明显小血管扩张、胶原纤维均质化。

诊断

诊断要点如下。

1.不同部位、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的皮肤柔软程度不一。当皮肤硬度超过相应范围时,即称为皮肤硬化。

2.结缔组织疾病所致皮肤硬化常伴有雷诺现象,毛细血管扩张及多器官受累,实验室检查常提示血沉增快,自身抗体阳性。

3.代谢性疾病所致皮肤硬化,皮肤硬化的范围常较局限,以下肢为主,且通常可出现高代谢症候群,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表现。

4.类癌综合征及成人早老综合征所致皮肤硬化,前者常在皮肤硬化的同时,可发现消化道、呼吸道、心脏、肝脏等脏器受累。后者常伴有发育障碍。

5.物理因素所致者,通过询问病史即可鉴别。

治疗

1.结缔组织疾病所致硬化

糖皮质激素是首选药物,诊断一旦确立应及早应用。开始的剂量要足够,以尽快控制病情。免疫抑制剂常作为糖皮质激素的联合用药,能提高疗效,减少大剂量激素的副作用。

2.代谢性疾病所致硬化

甲亢所致胫前黏液性水肿常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及其他药物治疗,如复方碘口服液及β受体阻滞剂等。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者,甲状腺素治疗常有特效。

3.类癌综合征所致硬化

常需手术切除恶性肿瘤;成人早老症及早老综合征常无特效治疗。

4.物理因素所致硬化

新生儿硬化病常需保暖。慢性射线皮炎,则需脱离放射线照射、对症治疗。

5.局部皮肤硬化

常可采用皮质激素局部注射,局部理疗或皮质激素软膏涂擦。

展开阅读

猜你喜欢

健康头条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为你推荐

更多>

小编解答

更多>

相关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