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看待降血脂还有不少疑问,那么大师知道什么是血脂吗?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遍及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底子代谢必须物质。一般说来,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此中甘油三酯介入人体内能量代谢,而胆固醇则主要用于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
1. 【控制饮食能够降低血脂吗?】
改变暴饮暴食、零食常吃、晚餐多食、烟酒不断等不良习惯,对降低血脂是很有好处的。提倡早餐吃饱,午餐吃好,晚餐吃少的习惯。由于肝脏合成胆固醇都是在夜间进行的,若晚餐吃得多,肝脏就把过多的血糖转化为血脂。
2. 【中药可以降低血脂吗?】
临床试验发现,服用山楂、菊花、草决明者高密度胆固醇上升32.5%,甘油三脂下降27.6%。另外,常用的降脂中成药血脂康,其主要成分是红曲,有洛伐他汀样作用,但对活动性肝炎或血清转氨酶升高者禁用。
3. 【运动可以降低血脂吗?】
运动可加速热量消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脂、血糖。如果坚持每日适度运动60分钟以上,其降脂效果可与药物媲美。
4. 【老年病友化验血脂不高是否还需要吃降脂药?】
这要具体分析,60岁以上者凡具有高血压、高血糖、肥胖、高胰岛素血症、高体重、冠心病和有上述疾病家族史者,无论血脂高与否均需服用降脂药和进食低脂饮食。有些患者错误地认为,血脂正常就可停药,殊不知停药后1~2个月,血脂又可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因而对于老年人和伴有动脉硬化的人,降脂药应终身服用。
5. 【降脂药都需要睡前服用吗?】
有些降脂药若与食物同时服用,可加速药效的分解降低疗效,需要睡前服,如洛伐他汀。而非诺贝特、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无需睡前服。
6. 【低胆固醇(TC)血症有何危害?】
科学家在研究降低TC预防心血管病的试验过程中,发现非心血管病死亡率增加的现象。胆固醇降的过低是对机体有危害的。①国外有报告称,低胆固醇易患脑卒中、肺癌、血白病等;②低胆固醇的患者,死于暴力事件、意外事故、创伤、自杀等较多,原因不明;③低胆固醇可见于:甲亢、慢性肝病、肾上腺功能减退、溶血性贫血、股骨头坏死等。
7.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如何治疗?】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胆固醇,它能把进入细胞内的胆固醇带出来,转运到肝脏进行分解代谢。HDL-C水平<0.93 mmol/L,称低HDL-C血症。治疗可用 ①烟酸缓释片,可使血浆HDL-C水平升高;②吉非贝齐(诺衡),可升高HDL-C 11%, 冠心病事件减少34%;③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间羟舒喘灵、西咪替丁α-受体拮抗剂也有升高HDL-C的作用。另外,肥胖可降低HDL-C,体重每增加2.25公斤, HDL-C水平即下降5%。而每天运动1小时,HDL-C浓度可升高0.15~0.21mmol/L。
8. 【单纯甘油三脂高需用何种降脂药?】
诊断标准是甘油三脂高于2.26mmol/L。首选贝特类降脂药。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需将甘油三脂降到1.7 mmol/L以下。①非诺贝特(力平之)是最常用而且疗效最好的一种,一般4~6周可降低甘油三脂40%甚至正常,升高高密度脂蛋白20%;若连续服用8周以上无效应停药;②烟酸缓释片:可减轻烟酸服后引起的潮红、瘙痒等症状,因而受到病人的青睐。
9. 【单纯胆固醇高需吃何种降脂药?】
诊断标准是总胆固醇高于6.22mmol/L,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是正常的,以他汀类为好。①阿托伐他汀:该药既降胆固醇又升高密度脂蛋白,但是,不能与吡格列酮联合服用,否则可使吡格列酮的疗效降低31%;②辛伐他汀(舒降之):是降脂药中调制效果较好的一种,它的吸收不受进食影响,故任何时间服用皆可;辛伐他汀可提高地尔硫卓的疗效,两药合用需减少用量;③普伐他汀(普拉固):降脂效果好,但若与红霉素、烟酸联合应用时,可能发生不良反应需注意;④洛伐他汀:是最常用,最便宜的降脂药;它可提高地尔硫卓疗效3~4倍,因而,两药合用时剂量应小些;需睡前服,否则疗效降低;⑤瑞舒伐他汀:降脂效力强,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5%~55%,同时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0. 【他汀类降脂药还有哪些其他作用呢? 】
他汀类药物因其调脂作用明显,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实践证明他汀类药能使已经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减缓,甚至减退,从而打破了冠心病不可逆转的传统观念,由此引发的一场“血脂革命”。临床发现他汀类药物除调脂作用外还有①抗炎作用:使炎性细胞的数量减少,斑块稳定,管腔扩大,可使心梗后做再通手术者病死率下降36%,心梗的发生率下降39%;②保护肾功能:具有抗肾纤维细胞增殖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等作用,起到减轻肾损害保护肾功能作用;③对抗肿瘤:洛伐他汀可影响细胞分裂进程,抑制瘤细胞分裂;④免疫抑制:他汀类药物对多种免疫细胞有抑制作用;⑤预防骨质疏松: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提高骨密度、促进骨质生成;⑥预防老年痴呆: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老年痴呆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