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亮教授作为医学博士、博士后,身兼数职,在业内声名远扬。他不仅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古代经典名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还是河南中医药大学仲景医药研究所所长,在仲景学术的教学、临床与科研工作中深耕不辍,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对仲景理法方药的研究堪称一绝,尤其在风湿免疫病防治方面建树颇丰。
正是因为这样,对于类风湿这个病,他提起来总是胸有成竹:“让终身服药是不可取的,不能让患者一辈子都断不了,我这40余年一直在研究这类疾病,看过成千上万的患者,要是现在我还说让你终身服药,我这不是白干了!3-6个月,给我一个机会,给你一个希望,咱们一起把这个病攻克掉。”
在云太医医院,能看到王振亮教授的患者还是比较多的,有些年龄大的患者坚持要见到王教授,他们的儿女远程在云太医小程序上挂号后,排号取号就方便了很多,避免来回跑。
刚好这个患者看诊结束后,我们见到了王振亮教授,他跟我们聊起了之前接诊的一例类风湿病人的情况。
为什么如此印象深刻呢?
因为这个女患者曾反复问王教授:“真的不用一辈子吃药吗?”,问了三次还是四次,王教授也在反复回答:中医辨证调理类风湿关节炎,症状消失了,人好了,可以不用一直吃。保持好他交代的生活习惯和那几个注意事项即可;
她不信,反复确认。这也难怪,在现代医学来看,类风湿关节炎一旦染上就“没救了”,需要一直吃才能维持病情不发展,维持关节不疼痛,若是西药吃不对症或者治疗不规范,很可能连病情都控制不住,最后发展为:关节疼痛不断加重,畸形。
畸形多是由于在发病早期没有治规范、用药没有坚持和关节的病症一直没有控制到位导致,但在此之前,凡是由类风湿关节炎导致的关节疼、痛、肿、胀和其它如晨僵等症,都可以通过中医辨证调理恢复;至于断药,什么时候好了,关节不疼了,症状也全部消失了,是完全可以断药观察的——并不是像传言的“终身服药”。
为什么敢这么肯定的这样说和那样回答女患者,因为早在2000多年前,就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过具体的描述,在《黄帝内经》中,从病因、病机、症状和治法都有详细的、系统的论述了,在后世张仲景《金匮要略》里也有具体表述,中医发展到2023年了,期间不断有大家完善、补充,对于一个小小类风湿,没必要发愁!
王振亮教授的门诊号源比较紧张,患者可以提前在云太医小程序挂号排号,挑选合适的看诊日期,避免跑空和无号的情况。
接下来一起看看这位患者抵抗类风湿的故事吧!
患者女,38岁,类风湿6年,发展到生活不能自理,不敢见风见凉水,下蹲困难,全身关节痛,激素一天更是吃到8片,症状还是没有很好的控制住,被人搀扶着进了诊室。
她自己是西医,这6年间相信用的药,采取过的治疗措施也应该不少,但就是没有控制住,更是吃激素吃的人浮肿,身上多疾病合并,试了一圈最后实在没办法了,才想起中医药。
当时这位患者也是通过云太医小程序提前挂号,作为医务工作人员,她显然更熟悉挂号的流程,一番操作下来,直夸这个小程序的贴心,不用怕退出去半天找不到了。
接诊后,王教授具体问询了她的病情、曾用药、病史和症状,经辨证:属典型的痰瘀痹阻型,患者关节肿痛,屈伸不利,舌淡暗苔白腻,脉弦。知道病机好用药,她的症状也不算复杂,就是久病导致的瘀血阻滞需要一起调理。
这些都提前和患者讲清楚了,并且说明病史较长,病情比较重了,需要至少半年的时间调理,一定要坚持,不然后来可能还是一场空,她自己知道类风湿治疗不规范的后果,也体会到了类风湿的痛苦,自己后来就坚持的很好。
实际用药是大于6个月的,因为后续根据她的情况,又巩固了2、3个月,确保病情稳定住了,病情不再复发了,症状都消失了,才叮嘱的停药观察。后续情况一直都不错,疫情期间也没有再犯,后来因为阳过,发现有想要再犯的苗头,患者就迅速找到我,中药15付,止住情况后,至今没有再犯过。
说到最后
当然这也只是这些年的其中一个例子,王教授举例子也是想表达:类风湿关节炎可以临床治愈,也可以断药,并非像很多人说的,听到的那样,不能断,要终身服药。
预约王振亮教授看诊,用微信搜索"云太医"这个小程序,不用出门,不用排队,手机一点,就能轻松挂上王教授的号。这种看病方式,既方便又快捷,让大家看病变得轻松多了。
微信上搜索小程序“云太医”点击进入,点击查找医生,输入“王振亮”显示医师词条,点击进入,立即支付就挂号成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