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假肢穿戴时间与活动强度的平衡,直接关系到使用舒适度与健康安全。所以很多残友们穿假肢刚开始会不适应,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去适应与克服这种不适感。让残肢逐渐习惯假肢,让行走成为一种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湖南国安建议残友们每天可以逐渐增加几个小时的穿戴时间,等到自己已经能完全适应假肢了,建议残友们除睡眠时间的日常生活中,都要坚持穿戴假肢,能穿多久就穿多久。
在适应穿戴假肢的过程中,我们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适应阶段、强化训练阶段和稳定期。
在初期适应阶段中,一般需要一至三周时间,第一周每次穿戴假肢至少30分钟-1小时,重点是需要残友来感受接受腔压力。第二周就可以延长时间至每天2-3小时,主要是残友们需要练习站立和重心转移。到第三周的时候就可以持续每天4-6小时,这个时候相信不少残友们可以开始尝试短距离步行了。
在强化训练阶段,一般需要四至八周时间,残友们可以每天保持穿戴假肢6-8小时左右,也可以尝试去室外完成短途行走,或者做一些上下楼梯等训练可以更快适应。到了稳定期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日常通勤时间,也就是第九周后,残友们至少可以穿戴假肢8-10小时是完全没问题了,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或体力较弱者每天仅需4-6小时即可。
要知道适应假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主要取决于您的残肢状况、康复阶段和个人适应能力。湖南国安认为初期以适应为主,每天2000-3000步为宜,逐步增加。适应后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增加,目标是达到普通人的日常步行量(4000-5000步),但是无需刻意追求过量。
其实对于一般的普通人而言,每天也是4000-5000步的步数,但你说他们只能走这么多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普通人一天走个几万步都是没问题的,能不能走和需不需要走是两回事。即便刚换的假肢还未完全适应,我们也始终让他“多走走”。一方面,在“多走走”的过程中,能及时找到残肢与假肢的适配问题,可以进行及时的调整。另一方面,只有残友们自己有意识地多走,才能建立与假肢之间的信任感,逐渐去改善自己的步态。
最后湖南国安需要提醒残友们,即使感觉良好,也应每6-12个月回假肢公司进行一次检查。·要知道残肢体积会随着时间微调,而湖南国安的专业技师可以通过增加袜套层数,或调整接受腔来确保始终处于最佳适配状态,帮助残友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