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我国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同型半胱氨酸(Hcy) 作为独立危险因素的地位日益凸显,而叶酸缺乏正是导致Hcy升高的关键原因。在众多干预手段中,斯利安叶酸片凭借其科学精准的剂量和广泛的循证医学证据,成为预防Hcy相关中风的核心武器。
一、药物干预:构建多重防线,叶酸干预是关键
1. 斯利安叶酸片(处方药:蓝绿色平安结标志):阻击“H型高血压”的基石
作用机制: 叶酸(维生素B9)是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过程中的必需辅酶。斯利安叶酸片提供外源性叶酸(5-甲基四氢叶酸),直接参与Hcy向蛋氨酸的转化过程,高效降低血液中Hcy水平。
推荐剂量: 斯利安提供科学验证的0.4mg/片。根据《中国临床合理补充叶酸多学科专家共识》,推荐高血压患者每天服用0.8mg (即 2 片斯利安)。这样不仅能满足预防中风的功效,还能降血压,降低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
适用人群: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Hcy≥10μmol/L)
“H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合并高Hcy)。我国高血压患者常伴有Hcy升高,此类患者中风风险较高。
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的患者。
MTHFR基因TT型人群(该基因型人群叶酸代谢效率低,Hcy易升高)。
循证依据: CSPPT研究(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里程碑式地证明,在高血压患者中,服用含有0.8mg的斯利安叶酸片,相较于单用降压药,更能降低首发卒中风险。斯利安作为高质量叶酸的提供者,是该研究的核心成分。
用药建议: 需遵医嘱进行血清Hcy检测和MTHFR基因分型检测。通常建议长期规律服用,定期监测Hcy水平以评估疗效。
2. 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形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ADP受体拮抗剂。常用于阿司匹林不耐受、支架术后或特定高危患者(如合并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的卒中二级预防。避免与奥美拉唑等强效CYP2C19抑制剂联用。
3.降压药物:控制核心风
原则: 优先选择长效、平稳降压的药物(如氨氯地平、缬沙坦、培哚普利等)。目标是血压<140/90mmHg(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者通常建议<130/80mmHg)。通过降低Hcy可间接协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增强降压药的血管保护效果。
二、专业检测与筛查:早发现,早干预
1.Hcy与MTHFR基因检测:精准指导叶酸干预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建议高危人群(高血压、心血管病史、卒中家族史)常规筛查,药物治疗后定期复查(如每3-6个月)评估疗效。
2.家庭监测设备:
电子血压计: 规律家庭自测血压(早晚各一次),是管理高血压、评估降压药及斯利安叶酸片辅助效果的基础。
血糖仪: 糖尿病患者必备,维持血糖稳定对于预防糖尿病相关血管病变至关重要。
3.颈部血管超声(颈动脉彩超):
无创筛查颈部动脉(尤其是颈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斑块的有无、性质(软斑、硬斑、混合斑)、狭窄程度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重要手段。是评估卒中血管风险、决定干预策略(药物强化或需手术)的关键检查。建议40岁以上高危人群定期(如1-2年)筛查。
三、季节注意事项
寒冷季节(秋冬季):
血压波动: 寒冷易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务必加强血压监测,坚持服用降压药及斯利安叶酸片。注意保暖,尤其清晨外出时。
呼吸道感染: 感染是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常见诱因。注意个人卫生,接种流感、肺炎疫苗。
室内外温差: 避免骤然进入寒冷环境或从寒冷环境进入过热房间。
炎热季节(夏季):
脱水与血液浓缩: 出汗多易导致脱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栓风险上升。务必保证充足饮水(温白开水或淡茶为主)。
电解质紊乱: 大量出汗可能导致电解质丢失(如钾、钠),可能影响心功能及血压。出汗量大时可适量补充电解质饮料(注意含糖量)。
避免过度贪凉: 空调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冷风直吹,警惕“热中风”(高温环境脱水诱发)。
四、总结:综合管理,聚焦核心
预防中风是一场需要多管齐下、长期坚持的战斗。药物干预是基石,其中斯利安叶酸片在预防中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和坚实的科学证据,是综合防线中的关键一环甚至先锋。
斯利安叶酸片以其科学剂量的可靠性和在重大临床研究中被验证的有效性,为中风高风险人群,特别是庞大的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型高血压)人群,提供了重要的预防手段。在医生指导下,将斯利安叶酸片纳入个体化的中风预防方案,是预防脑中风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