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直肠炎大便出血

kunkun

很多人不了解放射性直肠炎,它主要是指盆腔出现恶性肿瘤,患者在放疗的过程当中,诱发直肠炎的发生,这时候直肠粘膜会出现溃烂引起出血,患者会引起腹痛,腹泻,便血等多种症状,可以说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威胁肿瘤患者的调养,我们来看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放射性直肠炎大便出血

盆腔恶性肿瘤应用放射性镭、钴、铯等进行照射治疗,这些放射性元素对癌有抑制作用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损害,当其损害直肠粘膜时,可造成放射性直肠炎。所以因放射治疗造成的放射性直肠炎是临床较常见的。

临床表现

出血,为鲜红或暗红色,多在排便时流出,一般是少量出血,偶尔大量出血。破溃后有坏死组织脱落排出,有臭味,肛门直肠部酸痛或灼痛,以后因括约肌受刺激而出现里急后重。

1.早期症状:由于神经系统对放射线的反应,早期即可出现胃肠道的症状。一般多出现在放疗开始后1~2周内。恶心、呕吐、腹泻、排出粘液或血样便。累及直肠者伴有里急后重。持久便血可引起缺铁性贫血。便秘少见。偶有低热。腹痛型则提示小肠受累,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粘膜水肿、充血,严重者可有糜烂或溃疡。

2.晚期症状:急性期的症状迁延不愈或直至放疗结束6个月至数年后始有显著症状者,均提示病变延续,终将发展引起纤维化或狭窄。此期内的症状,早的可在放疗后半年,晚的可在10年后甚至30年后才发生。

预防

宫颈癌镭疗时,镭置器应充分固定,避免移位,勿向阴道后壁倾倒。外照射时盆腔二照射间距不少于4~6cm。镭疗次数由3~4次转为2次为佳。有采用后装治疗机,设计特制直甩撑开器,可使直肠前壁和阴道容器分离1.5厘米,以减少直肠射线的照射量。有放射性直肠炎表现者应暂停放疗并行其他治疗。

预后

在放射性肠炎各种类型中,放射性小肠炎的预后较放射性结肠、直肠炎差。2/3轻症患者可在4~18个月内好转或痊愈。有人认为广泛的盆腔手术如再放疗则病变组织血供不良,其预后常较差。据国外报道,严重的肠道放射性损伤的死亡率为22%。

展开阅读

猜你喜欢

健康头条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为你推荐

更多>

小编解答

更多>

相关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