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白细胞偏高怎么治疗 方法竟然是这样
孕妇在做血常规检查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白细胞偏高的状况,这让准妈妈十分的恐慌,那么孕妇出现白细胞偏高后该怎么治疗呢?其实孕妇血常规检测白细胞偏高是很正常的现象,这主要是怀孕后血容量增加导致的,因此如果没有其他异状的发生是不用吃药的。
孕妇血常规白细胞偏高怎么办
很多准妈妈发现自己在孕28周白细胞偏高,其实白细胞偏高怎么办?妈妈不用过于担心,因为怀孕后血容量增加,白细胞略高是没问题的,这种现象很正常的。
正常妊娠后白细胞也可以生理性升高,只有没有感染症状可以不用治疗血常规简介: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 a.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 170-200g/L。
怀孕后血容量增加,白细胞略高是没问题的,这种现象很正常的,如果没有其它的异常的症状,可以不用吃药,做好定期孕检和复查就可以了。平时注意多喝些开水。 正常的妊娠过程中会出现白细胞的增多,从妊娠7-8周开始增加,30周达高峰,约为5-12,有时可达14-16。
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千万不要私自服用药物,都会给胎儿带来一定影响.你可以多吃些新鲜的水果,蔬菜来增强你的免疫力.一些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比如维生素c,也有助于抵抗各种传染病.你也可以选择吃一些专供孕妇服用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混合补品,此外,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并尽量不要让自己有压力。
血常规检查结果怎么看
1、怎么看血常规检验报告单
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内包括有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比容(HCT)及血小板(PL)等。在报告单的右侧会有正常参考值,当检查出来的结果超过参考值时,除了能从数字上看出来,还会有符号“↑”和“↓”表示比正常参考值高了或是降低。在看血常规报告单时,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的数据是最关键的。
2、血红蛋白及红细胞
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就是携带氧分子,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血红蛋白的正常浓度范围在110~150g/L,如准妈妈血红蛋白的浓度大于150g/L时,可能会出现血液中含氧量不足的情况。如果血红蛋白与血红细胞同时减少的话,则有可能出现急性或慢性失血,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贫血等。
国内外对于准妈妈是否贫血的判断标准也有所不同。在国内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是100g/L,低于100g/L为轻度贫血,低于80g/L为中度贫血,低于60g/L为重度贫血。而在国外血色素正常值为110g/L,低于110g/L为轻度贫血。低于90g/L为中度贫血,低于70g/L为重度贫血。
3、白细胞
白细胞主要有消灭病原体,保卫健康的作用,孕期白细胞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从孕7周开始增加,孕30周达到最高峰。它的正常值范围为(5~12)×10^9/L,最高可达到(14~16)×10^9/L,如果高于孕期范围,则表示准妈妈可能有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等。
4、血小板
血小板正常值的范围为PLT(100~300)×109/L,如果血小板低于100×109/L,会影响准妈妈的凝血功能。
猜你喜欢
健康头条
更多>相关文章
更多>为你推荐
更多>- 1. 宝宝爬行训练的六大好处
- 2. 什么情况才算是排卵异常呢
- 3. 男性健康≠只有健身,健康饮食也是关键
- 4. 剖腹产后忌七大危险动作!!
- 5. 保存脐带血,发挥脐带血的重要作用
- 6. 男人合理调节生活就可以长寿
- 7. 女人应该怎样穿露腰装
- 8. 不经意见影响性功能的五件事
小编解答
更多>-
尿白细胞偏高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
答 尿白细胞是指在排出的尿中的白细胞的含量,一般是采集清洁的中段尿。尿道感染可能会出现尿白细胞升高,儿童急性肾盂肾炎是很常见的导致尿白细胞增高的因素。膀胱炎等也是较
-
白细胞是什么?偏高要怎么治疗?
答 白细胞是人体内的一种细胞,这种细胞相对于红细胞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因此白细胞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一种细胞,但是白细胞指数也不能偏高,一般发生了炎
-
白细胞偏高是什么病?怎么办呢?
答 如果是白细胞偏高的话,可以考虑是人体的血液内部的红细胞受到了侵害甚至是遭受到了病毒的感染引起的发病,包细胞如果是超出正常值很多的话,那就可以考虑是白血病的疾病的
-
孕妇尿常规白细胞偏高怎么办
答 怀孕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在这个阶段往往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的意外。如果孕妇孕妇尿常规白细胞偏高首先要弄清楚引起孕妇尿常规白细胞偏高的具体原因,如果仅是尿常规
-
白细胞wbc偏高要怎么办呢?
答 白细胞wbc偏高考虑为身体中出现了炎症和感染的情况所导致的情况,比如说会有容易出血的情况,还有总是会关节疼痛、咽喉疼痛和肺部疼痛等各种情况,一般都是建议可以使用
-
白细胞总数偏高需要注意什么?
答 首先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的作息习惯,要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通宵,容易导致身体内分泌的失调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同时饮食要合理的搭配与安排,日常三餐饮食要有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