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病后好多人都查到过血象,一般血感染大都是细菌或者其他微生物病菌进入血液中导致的一系列疾病,血感染又被称作菌血症,可能是某些炎症造成,进入血液后病菌进一步的传播。究竟是怎么回事?
1.免疫功能低下:人体正常的免疫系统主要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前者为增强噬菌抗体产生所必需。后者主要控制细胞内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大剂量的放化疗可导致粒细胞下降,同时也减少淋巴细胞的数量,进而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尤其是在骨髓移植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持续较长时间低下;若再伴有激素的应用及可导致T、B淋巴细胞核巨噬细胞功能减低,易导致各种微生物的感染。
2.白细胞减少:发生感染的最主要因素是白细胞减少,且感染的发生率与白细胞减少的程度及其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当成熟中性粒细胞〈0.5×109/L时,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感染率可达到90%,当粒细胞降至0.1×109/L时,极易发生严重感染甚至败血症。
3.菌群失调:正常机体的皮肤黏膜表面存在正常菌群,它们可以释放一些细菌素,具有抗菌作用,对保持机体平衡和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它们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同时参与物质代谢、营养转化及合成等,一般对宿主有利而无害。当血液病患者使用足量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后,易导致菌群失调,造成感染。
4.消化道粘膜损伤:消化道粘膜属于增殖型组织,当收到大剂量化疗刺激后会引起严重的损伤,口腔及胃肠道粘膜直接受损,引起溃疡,从而导致细菌及霉菌等透过粘膜屏障感染机体。